•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纪实文学>>焦尾琴和“文姬荷花灯”的传说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01-08 11:42
字体大小: 1#

焦尾琴和“文姬荷花灯”的传说

焦尾琴和“文姬荷花灯”的传说

知青脚步 2024-01-06 13:55 发表于江苏

以下文章来源于作家文选 ,作者裴楚江

焦尾琴和“文姬荷花灯”的传说

改编:裴楚江

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朝为官遭受陷害,携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在吴地(溧阳)长达十二年的避难岁月,一直隐居在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每日里读书、写作、弹琴,还教习 女儿蔡文姬。

有一天,蔡邕在观山村头闲步,看见村里的农人,架着一口大铁锅,拿来一块上好的青铜木,点燃当柴禾烧锅做饭。火势正旺,那青桐木在烈焰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奇响,蔡邕连忙走上前去,当即从火焰中将这块木料抽了出来,急切地掸灭上面的火。他一面仔细端详着这块已被烧焦的青桐木,连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样的举动和神情,把烧火的人弄懵了。

蔡邕解释说:这块青桐木是制作七弦琴的好材料,当柴烧掉实在可惜。

烧火的人笑道:原来如此,既然你这么喜欢,只管拿去好了。

令蔡邕兴奋的是,这块青桐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恰合琴身的需要,只是部分留下了烧焦的痕迹。

蔡邕拿回家后,精心制作一把七弦琴。

他将烧焦的部分放在七弦琴的尾部,制成后一经试弹,竟是音色奇绝,悦耳动听。

因琴尾留有焦痕,他给这把七弦琴取了个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蔡邕的女儿名蔡琰,字文姬。九岁时,父亲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故在溧阳天淼山庄附近有蔡邕的读书台和文姬“辩琴亭”。

文姬在关东原籍被南匈奴左贤王所掳,而蔡邕远在长安,无从获得消息,更谈不上营救女儿,董卓死后他被王允所杀。

蔡邕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文姬自幼从教于父亲,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著有《悲愤诗》二首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文姬,嫁给董祀,从此“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荷花灯也叫“和”灯或者“合”灯,文姬身在异邦,心在溧阳,每逢黄道吉日必自扎荷花灯数朵,漂流在后花园池塘,寓意着追思先人的恩德,自勉洁身自好,清廉正直,用光明驱除黑暗,照亮生活。在更深的意义上,它代表着燃烧自己,照耀他人和祈祷团圆和美,平安幸福。

从此,焦尾琴和“文姬荷花灯”的故事在当地民间被流传至今。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