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纪实文学>>返 城 前 夜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10-18 11:40
字体大小: 1#

返 城 前 夜


                                                       ---李吉生  

返城,三十四年前我的人生转折点,现在想来还是那么历历在目。   

一九七九年二月五日

寒风凛冽,天气特别寒冷。我们上调知青要求回家的队伍,在外滩市政府门口,要求彭市长接见。被拒绝后,知青们沿着南京东路向西缓缓的行进,“邓小平我们心中的月亮”“邓伯伯掌权我们放心”的横幅被我们高高的举起,排在队伍的前面,仿佛我们在为这位伟人的复出,鸣锣开道,南京东路两旁的商店,如食品一店,中百一店都拉下了像蛛网般的卷帘门,里面站满了营业员,朝我们的队伍注视,又仿佛怕我们会冲进商店将里面货品洗劫一空。我跟在举着云南牌子的队伍后面,慢慢的朝前走去。

我们走到南京路西藏路口时,对要求市长接见还抱着一丝希望,于是一位背着*书包的女知青,跑向马路中央,敏捷的沿着警察岗亭的铁梯,爬上了高高的岗亭,她用岗亭的电话拨打了市政府,要求接见,却又一次被拒绝。

岗亭下围着的知青要求回家的情绪被彻底激怒了,大家高喊:“卧铁轨——-”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西藏北路向共和新路旱桥铁道口走去,迎面而来的是68届中专技校上山下乡的队伍,两支队伍相遇,汇溶在一起,像一股洪流奔向了旱桥。

下午四时左右,几千人的队伍已经坐在了铁轨上,老北站的火车进出全面停止,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知青和一些知青父母、兄弟姐妹络绎不绝地赶来声援,整个铁轨上都在叙诉着对*政策上的不满,以及知青在边疆的苦难。

夜色笼罩、寒风刺骨、但知青们的情绪十分亢奋。

晚上八九点,市政府来人宣佈:彭冲市长同意接见,希望组织者把队伍拉出铁路道口,这时情绪激动的知青,已经失去了控制,组织者已无力让各地的“乌合之众”统一在一个相同的观点上。他们以为,坐在铁轨上,不同意返城就誓不罢休,他们以为革命即将成功,政府面对知青的诉求,将会宣佈明天就可以回家——-。组织者在三规劝,而坐在铁轨上的知青反而各自围坐成一个个团队,坚持着*就会成功的观点。我也和他们默默地坐在一起,和我在一起的还有几位老人,他们也在为自己没有回家的子女,在寒风中静静的坐着,静静的等待着儿女能回家的佳音。

一九七九年二月六日

午间已过,进入晨夜,由于寒冷和睡意,使本来很热闹的人群,减少了许多。也许有不少人胆却。我本想回去添加些衣服,但是怕回去后母亲知道,就不能再回到现场了。

凌晨三四点,政府终于采取了措施,大约有六仟多个戴着袖章的纠察,黑压压的冲过来,对我们进行驱赶,说是驱赶,总是有些野蛮,皮带和掍棒把我们和一些知青的父母赶出了铁轨道口。

淸晨,马路上不断有放着高音喇叭的宣传车,电线杆上贴满了中央的通知,对这次集会,定性为非法。

(但以后,也只是对组织者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并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应当说当时的中央对知青的诉求,已经有了很大的宽容和理解)

有些知青说的对,知青返城并不是某个知青团队的单独贡献,而是整个知青的合力。

一九七九年二月九日

早晨,母亲买了菜回来,又悄悄地哭泣了,因为今天我将离开上海回边疆了。母亲因为思念我,常常流泪,从而患上了眼疾。弟弟也常常说:“哥,你回来吧,爸妈身体不好,陪他们看病也可以有个帮手。我安慰着母亲:回去后我一定会回来。下午我和其它三个知青,在父母泪水的送别中离开了上海。我们四个知青,我工作环境较好,在思茅城里,其余三个都分佈在遥远的澜沧江边和西盟的阿佤山中。其实所谓的上调,只是有了一份工资而已,其它的生活比插队还艰苦。知青阿唐分工在澜沧县文东公社的桃子树村默默的教书。逢休息天,想和上海的知青老乡见个面要走上五个小时。平时托人去上允买棵卷心菜,要花费五元钱。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元钱呢。寂寞的精神枷锁,使他常常独自望着连绵不断的群山发呆。在这个荒落的小山村里,陪伴着滚滚心江水整整生活了九年。

探亲回疆,路程的艰辛不堪回首。火车,汽车,紧急着就是马帮的铃声——-。想到这些,我们几个都发出沉重的叹息!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

今天我离开了昆明,路程要三天。沿途下去一路上都有农场知青返城的车子。知青都高高的坐在堆滿木板或傢俱行李的车上。迎面相遇而过时,他们不断向我们客车招手和狂叫。这使我激动不已,我们也要回家。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今夜是个令人心奋的日子,地委书记张文英和副书记张登祥在我们的包围和诉求下,两人碰头开了个“常委会“,过了一会儿,请我们进了地委礼堂宣布:在思茅地区工作的上调知青,因家庭有困难的,经本人提出申请退职,可以批准回家。但是前提是不能回来复职。其政策的依据是1958年的国务院职工退职条例第二条。我们知青听后,爆发了雷鸣般掌声。我回头一看,这几天连续不断来地委*的几十个知青、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几百个知青发出的共鸣。

我的眼睛里充满着泪水,走出礼堂时,望着遥远的星空,我轻轻的自语,母亲,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日

今日,我办完了所有回家的手续,这是我们和思茅地区领导的一厢情愿。上海市政府还没同意呢。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说:“儿呀,你回来吧,家里有吃的,就有你吃的。”

我也向在边疆大山里做老师的几个知青寄了几封信,告诉他们可以回家了。但愿飞鸿传书,能够解脱他们在大山中的苦难。

过几天,我要离开云南了,有十几个知青赶来送我,我们屈指一数,从1969年3月2号,整整十年啊。1969年的3月2号是我踏上人生的起步。1979年的3月2号,又是我人生的转折,在我的人生中,3月2号永远是我刻骨铭记的日子。

写于2012年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