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高原知青视觉工作室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小云
李大贵
一、苦涩的求学路
我的同学,一个上山下乡的女知青,皮小云,与我同是溆浦大江口犁头嘴人。
这里是个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千年古镇,是当年屈原入溆浦,写下壮丽诗篇《涉江》的古驿站。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似锦。
而如今,这一切连同我的小云同学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
我的家住在犁头嘴热闹繁华的场坪上,她家住在清静祥和的唐岗坪,相隔不到百米之地。但我们没有青梅竹马、过家家似的浪漫史,却在大学里有一段难忘的兄妹情。
我大她两岁,在我五六岁时,父母被供销社分配到坨里,上斯文办代销店,我就随父母到了乡下,直到读五年级时,才到大江口镇完小读书。那时,她在甲班,我在乙班,因为都是少先队员,搞活动时就互相认识了。她自小歌唱得好,是个成绩优秀、模样俊俏的女孩。
大江口镇犁头嘴
1964年她考上溆浦一中,我录入溆浦二中。四年后,1968年下半年,我下放到湘西的大山深处土桥村,她下放在大江口旅游胜地飞水洞鬼葬山的下游——一个前傍溆水,后倚顿旗的秀丽村庄。
鬼葬山在文人墨客笔下,生出几多脍炙人口的精彩诗篇。而当地村民们,都喜欢叫它红岩坎,以为这样称它会变得吉祥。
一个娇弱的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就在这种人们以为吉祥的地方,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步,辛苦劳作了五年。
她白天和社员们从事繁重的农耕劳动,晚上收工后自己还要做饭吃。她年少体弱,但做事从不偷懒。不管生产队派什么活,她都努力去完成。
插秧割禾这些技术性农活,小云学得样样娴熟,贫下中农都夸奖她心灵手巧,不怕吃苦,是个勤奋的好女孩。
尽管白天做事累得腰酸腿痛,到了夜晚几个下放知青还是凑在一块,有说有笑谈天说地,起哄要小云唱歌给大家听,小云清脆婉转的歌声吸引着大家一起合唱起来,嘹亮的歌声在顿旗山下,溆水河畔的茫茫夜空中回荡。
小云为人热情大方,对乡亲们彬彬有礼,特别是对一些有困难的老人,她非常同情。她父母在江口镇医院工作。她有时赶集回家,还从家里常带些白沙糖、片糖送给困难的老人,贫下中农对她都很亲热,老人们都亲切的叫她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