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写在菏泽知青怀旧室开展 一周年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05-14 10:00
字体大小: 1#

写在菏泽知青怀旧室开展 一周年

写在菏泽知青怀旧室开展 一周年

2024/3/217:10:04

农历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龙抬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中 国知青馆联席会秘书长李玉堂题贺

风华正茂照片系1969年10月在菏泽红卫照相馆拍照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20周年,下乡插队一周年纪念。

前排左:侯杰,中:周庚辰,右:彭 菏生

后排左:谷炳波,中:吴春跃,右: 王进学

2023年10月21日知青合影摄于鄄城

2023年5月13日上午,我们 一 块下 乡的几位菏泽老知青和老同学参观了 康养小镇“怀旧室 . 老知青与同龄

人”,多亏了枫叶正红的王总、吴

燕、李丹等员工的协助,车接车送,

鄄城知青吴春跃拄着拐行动不变,吴 燕找来轮椅不此劳苦,忙于前后引 导,可惜当时没有全程录像记录下这 一情景,只有周更臣同学用手机录了 一部分。

侯杰捐赠的艺术根雕《知青髓》现 在“怀旧室”展示

2023年10月13日,我们在菏泽的老 知青一行五人,约好一同前往鄄城县 城,看望住在鄄城县,当年同在吕陵 公社王楼村插队的知青吴春跃同志。  并在鄄城聚会,纪念知识青年下乡五 十五周年!

插友相见分外亲,吴春跃柱着拐棍迎 到小区门口,我们握手拥抱,泪湿双 目。在家中,吴春跃拿出发黄的老照 片,是我们王楼知青点六位男生合 影,前排座三位彭合生,周更辰,侯 杰,后排站三位是谷炳波、吴春跃、  王进学。背景布写着:风华正茂,  1969年10月。那是下乡最苦的年  份,为庆祝建国20周年下乡一周年 合影!瞬间把我们拉回1968年9月 16日,胸载大红花,手捧红宝书,  打着红旗徒步到农村去,激情燃烧的 岁月。

我们是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也是史 称老三届最小的 一 届,初中学到初二,赶上了*运动,参加了 大串联,回校后成立*,经历了 *的全部过程,1968年响应伟人  号召,下乡到菏泽城西十八里的王楼 大队插队,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刚到农村看到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 壮况感到吃惊!村中老年人脑后留着 小辩子穿权裤,老太太都还缠足三 寸。同龄青年有一半文盲和半文盲。

生产队仍然使用春秋战国的木四轮太 平车,套四头牛拉一个太平车往地里 送粪,从地里拉回收割的庄稼,使用 上干年不变的三齿楼播种,石破子压 地,石溜滚压场打麦子, 一幅原始农 耕景像。小麦亩产百拾斤,夏玉米还 不足百斤,农民半粮半菜,春天还吃 返销粮!

我们回忆最多的还是每天下工后,晚 上记工分,我们住在生产队的大院子 里,在牛屋傍有两间房,是我们住的 地方也是社员们拿着工分本来记工的 地方,也是我们互相交谈的时光,使 我们了解了农村农民风俗和愿望。还 有就是每天早晨下工后,我们知青围 着井台打水洗脸涮牙,总有大人小孩 围观,象看外星人一样看我们个个口 吐白沫在刷牙,洋胰子抹个大花脸。  那时村里的农民自古以来没有刷过牙 的,个个都是黄牙根。

菏泽老知青侯杰晚年生活照

我们回忆插队的知青岁月,不管春夏 秋冬一年四季没喝过白开水,因怕烧 水浪费柴火,下地回来打井水喝,竞 然也不生胃病,可见那个时候没有环境污染,而且我们身体通过劳作特别 棒!在贫下中农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烧锅蒸窝头,贴锅饼带菜一锅端。  学会了粗细粮搭配着吃,忙时吃干 的,农闲时吃菜喝汤的生存技巧。几 年下来我们学会了不少农活,谷炳波 学会了套牲口犁地、耙地的技术活。  接下来我们知青晚上给社员们读报,  当时,每个生产队订一份四开的农村《大众日报》,读报中看到国家的政策向多种经营发展,允许生产队自主经营自产自销,我们建议生产队扩大地瓜种植面积,秋天用地瓜打出粉 面,粉渣喂牲口,到了冬天在场院子里做粉条子,凉干后拉到周边几个集市上买,换得现金,参加年终分配。

社员们喜开颜笑,称赞我们知青能 干!刚插队头一年,年终分配时还倒 欠生产队的口粮款,因为我们知青吃的多,每个人每个月合原粮80多斤,社员们不让我们挨饿,把生产队 仓库的种子粮快吃光了。个别社员说 队里养你们几个知青还不如养几头肥 猪呢!养猪过年时社员还能分到几斤 猪肉。

不错,是知青抢了农民的口粮,是农 民养活了我们知青,而我们知青也给 农村农民了回报!一年后,大队党支部根据知青的能力和知青接受新事物 快的特点,有的安排到村办小学当民 办教师,会针灸的安排到大队当赤脚

医生为社员看病,还有王进学同学利用闲置的柴油机当动力为社员打面。  冬天知青们组织*思想宣传队,  到临近的村庄演出,深得农民的赞扬 和爱戴,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是出了大力的!给偏辟的农村带去先 进和文明,应该说知青是我国农村扶贫的第一批人!

书法家骆兴良题贺

我们知青返城后,十分珍惜分配的工作岗位,把知青能吃苦耐劳,克服困 难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并与广大职 工一道大干快上,积极钻研革新,攻 关克难,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了荣誉,我们大部分人都提拔为主任、厂 长等职务,成为一生的闪光点!而且 没有一个因贪污腐败受到处理的。这都与在农村的劳动历练分不开,心系 人民大众有着很大关系!有个知青作 家说: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是很难成 熟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是很难有 成就的。 一点不假!

勿忘艰苦岁月,幸福来之不易!愿天下进入古稀之年的知青健康长寿,也愿菏泽市“怀旧室 .老知青与同龄  人”展室越办越好!

作者:菏泽老知青侯杰

2024年3月2日

菏泽知青伉俪侯杰、刘爱芹

知青伉俪侯杰、刘爱芹在海南抱团养老

山东省巨野县知青资料陈列室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