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12-22 22:09
字体大小: 1#

冬 日

2024/12/20 7:01:04

 


贺巨野县“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

                     创建四周年

        今年的冬天似乎冷的晚些,大雪节气已过,才不大不小地下了两场雪,还是雨夹雪,落地即融,雪景短暂。今年应该是暖冬吧。

        远在老家的知青老友运河兄所创建的第一个“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展室,今年已走过了四个年头,作为一名巨野知青,我一直关注它的成长,纵观这些年来,“怀旧室”的不断发展壮大,令人欣慰,值此展室创建四周年之际,应运河兄之邀,写点东西纪念一下。

 

 图片53.png

 

       写点什么呢?“怀旧室.怀旧室”,还是怀怀旧吧。时值冬日,把情景漂移到一九七六年的冬季吧。这年的八月,一群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小青年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了营里公社毕楼林场,组建了巨野营里公社毕楼“首个单独知青队”,度过了夏秋,迎来了一九七六年的冬天,也是下乡后的第一个冬天。

       那时候的冬天觉得比现在冷多了,记得刚进十一月一入冬,就天寒地冻的,整日的小北风嗖嗖地直往人身体里钻,站在毕楼林场的院子里,一会儿就能被冻透的感觉。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面包服、羽绒服、皮大衣之类的,只有家做的笨重的棉袄棉裤,宿舍里也没有火炉,更没有暖气,只有被褥。一般是在上床睡觉前,在床前点一把柴火烧烧取点暖,趁着热乎气赶紧钻进被窝。

       虽然是寒冬腊月,我们知青战斗的热情一点不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整土地,挖台田沟,凌晨的哨声一响,大家迅速脱离热被窝,迎着寒风,拿起农具,直奔大田。在带队干部的号召下,掀起了一阵阵的劳动热潮。知青有的手被冻裂,脸被冻伤,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的,更没有一个人半途而废的,挖沟的挖沟,翻土的翻土,干劲十足。

 

 图片54.png

       当年的冬天,天空时常漂着小清雪,干冷干冷的,大地白茫茫一片,道路结冰湿滑,用水车拉水可是个遭罪的活。因为我们驻地林场院内没有水井,更没有自来水,知青队几十口子的生活用水全靠人工水车拉水。所谓的水车就是在一个地排车上安放一个经过改造的大油桶。

 

 图片55.png

 

       在离知青队驻地大概三公里处有一口水井,需要到那里人工用水桶一桶一桶地装在水车上,装满了拉回来,道路冰泞湿滑,井台井口结冰取水困难,重重的一车水有几百斤,来来回回肩拉手推,特别费劲。可知青们都积极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争先恐后参加拉水,大家以此为荣,以此为乐,每个人都愿意多出力多奉献争先进。

        寒冬条件如此艰苦,现在想想当年是什么在支撑着年轻人的干劲呢?钱是一分没有,物质奖励更谈不上,支撑着的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知青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战斗意志,能吃苦的冲锋劲头。广大知青用行动落实*的伟大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望着窗外冬日的暖阳,怀旧着当年冬日的知青生活,感慨万千,运河兄创建的“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记载了知青的历史,使知青精神不断传承,大功一件,应大力称颂!

       祝巨野“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展室越办越好,祝运河兄的知青收藏事业蓬勃发展!

            彭合同2024.12.16于威海

 图片56.png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