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拉水车”--我的心愿终于实现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12-22 22:24
字体大小: 1#

“拉水车”--我的心愿终于实现

图片57.png

2024/12/21 6:53:17

图片58.png

       今年是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56周年 1216日,现居威海的农友彭合同用微信发来一篇纪念回忆文章,文中提到,下乡期间,在寒冷的冬天,拉水使用的“拉水车”,现将刊登在《大野博览》上巨野县知青资料室复制“拉水车”一一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一文全文抄录。

 图片59.png

 

       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按照上级规定,枫叶正红养老公寓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所在展室“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也不能对外开放。为此,我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整理知青史料和搜集知青物品上,因疫情防控时紧时松,便利用松的时间对已掌握的一些老知青线索进行了走访。同时,对巨野县的十个知青点旧址,也做了一次拉网式摸排普查,并记录撰写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搜集到不少知青实物。        但有一样下乡时的老物件一直放心不下,只因时间久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种东西早已退出历史,并逐渐被人们淡忘。因这种东西个头大,好拆开,太占空间,不利存放,能保留下来的几乎没有,现在世面上也早已消失了。为了能复制它,我凭着记忆,根据当时自己用过的式样,先划了一张草图,按照图纸去寻找一些老部件,花了近两年的功夫,终于把一辆“拉水车”复制完成。

 

 图片60.png

 

        说起它来,我们巨野县营里公社毕楼林场的下乡知青,都用过它。在我整理知青材料时,“三八”炊事班的女知青,经常提到它,在我们知青点上,不只我们1976年这批知青用它来拉水,和我们在同一点上下乡的1970年和1974年前两批知青也都用它拉水。不光知青用它拉水,毕楼林场的工人也是用它拉水。据林场的工人说,林场成立后就有这种“拉水车”。            因此,复制一辆这种老物件,它不但能唤起几批知青和过来人的记忆,而且能让年轻人了解这种早己消失的运水工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图片61.png

 

       我们知青点上的井水属碱性,水质硬的很。多数人食用后肚子不服,时常拉肚子。据说在我们之前,林场工人要到村里去拉食用水。我们去了后,就在离知青点近2里的地方打了眼深水机井,其水质属酸性是食用水,我们知青点的井水就用来洗衣服和一般洗刷等。        在知青点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得用水车拉几趟,不论严寒烈日从不间断。       拉水的故事也很多,知青点上搞义务劳动,大家争着去拉水;要求进步的知青,天不亮就把水拉满了缸。拉水其实挺辛苦,特别是雨雪天,在泥宁的土路上,高低不平上坡下坡,拉一车水很是吃力,每次拉水最少要有俩人,一个人报准拉不动,特别是女炊事班的知青,她们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更是辛苦,但这也给一些青春萌动的男女知青,提供了相知相识的条件,使他们乐此不疲,苦中寻乐。

 图片62.png

 

 

      现在的“拉水车”虽是复制品,但不论是那个部件,用的全是旧的,且都具有时代感,车轮子相对好找些,一年前就找到了,旧车架子就不好找了,而最难找的还是老柴油桶,就连水桶上方的水斗和下方的出水管,都得用旧的铁板和老铁管子,当把这些部件全部凑齐后,于今年316日,请一位电焊师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水桶上方的水斗和出水管焊好,同时,还将水桶用旧铁丝固定在车架上,这才把“拉水车”复制完成。        “拉水车”,一些过来的同龄人和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它,因为,他们都曾用过。有位同龄人看了后说:这东西不光你们知青用过,就连我们城里人也都是用它来拉水,还说:我们家属院的人吃的水,都是用它来拉,而且是一辆水车几家人伙着用,时常还要排队轮着使,那年代没有自来水,一些单位,特别是单位的伙房,都是用它来拉水。       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认识这是个啥东西,不知道它是干啥用的,也只能从书本上去了解。

 图片63.png

 

        “拉水车”,不光是让老知青与同龄人”用来怀旧,同时,还是对民俗的传承,“拉水车”是一种早已消失的民俗运水工具。在百度网和百度极速版,输入老“拉水车”和“拉水车”,显示的图片和我曾经用过的“拉水车”式样大相径庭,老“拉水车”全是一些用来灌溉水田的水车,而“拉水车”的图片都是一些现代化的大型汽车,根本找不到这种“拉水车”的图片。        现在复制的“拉水车”,更加直观的告诉年轻人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在没有自来水前,人们不光是用扁担、水桶挑水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有一种这样的运水工具。         复制的“拉水车”,将在菏泽市及巨野县”怀旧室.老知青与同龄人”两个展室轮流展示,供大家参观。                 20241220

 图片64.png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