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8/1511:23:05
共 青 知 青 馆
1955年在北京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黑龙江后不久,上海青年积极响应陈毅市长和团中央的号召,开始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

10月18日,周文英、陈家楼带领的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一行98人扛着上海团市委赠送的“向困难进军, 把荒地变成良田”的锦旗来到位于南 昌、九江之间的八里乡拖沟岭安家落户。
1955年11月29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到达垦荒队驻地看望队员们。垦荒队长周文英请耀邦书记给这里取个名字,*沉吟道:“噢,还没名字,叫共青社怎么样?

”现场没有毛笔,陈家楼急中生智,
从茅棚上拔出一根小山竹,折断一截做笔杆,用柴刀劈开,竹子一头夹上卫生棉球,再用细绳绑紧制作成一支特殊的“毛笔”,*便用竹枝夹 着棉球的笔题写了“共青社”三个大 字。*还应邀在上海垦荒队员的笔记本上题字留念:“为*主义而奋斗”、“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做祖国的好儿女”、“战胜困难,多想办法,把共青社办好”、“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改变面貌”、“有志者,事竟成!”、“不落后,不畏难”、“前进、向前
进”、“永远保持光荣”等。

经过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及上海、 南昌、九江、德安等地下放知青与五湖四海的共青人齐心协力不仅把荒地变成良田,还把荒凉的湖滩建成热闹的城镇,建成我们中国的共青
城!“这个地方将来建成一座城池, 我们的子孙一定会记得我们这些人的!”应运而生的共青知青馆依托江西省共青城市拖沟岭旧址,整合周边场地、空置库房和民宿,建设垦荒创业图片展厅、青年培训教育基地等, 再现当年垦荒志愿者艰苦历程和知青创新创业伟绩,纪念当年激情似火的 那代年轻人,拓荒者之路越走越

*题词
视频拍摄.图文:陈永华 2024年8月12日

山东省巨野县知青资料陈列室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60年
代初期、高潮于60年代末期、结束于80年代初期,它是中* 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