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江西省峡江知青展览馆>>我的博物馆之旅 | 闲庭散步 对话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77
精华:98
互动积分:13823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07-15 10:44
字体大小: 1#

我的博物馆之旅 | 闲庭散步 对话知青

我的博物馆之旅 | 闲庭散步 对话知青

 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 2022年11月24日 17:43 

      说来惭愧,我以为对自己的家乡足够了解,她是鄱湖之滨鱼米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我最近才知道家乡是知青故里,还建有一座知青博物馆,那里承载着知青们追梦的历程,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勇敢自立、不畏艰辛的知青精神,任时光如何冲刷,知青精神依旧熠熠生辉。

这个周末,我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来到了江西余干信丰知青博物馆,漫步知青故里,感受这里的一花一木,一景一物,仿佛时光倒流,与知青对话。

知青博物馆坐落在美丽广袤的鄱阳湖旁、信丰垦殖场内,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有青山绿水以及一声声由远到近的鸟鸣。

沿着宽敞的马路走到尽头就是雕塑广场。广场不大,中央矗立着六人雕塑,他们坚毅的目光注视前方,中间一人高举《*选集》,旁边几人或背着行囊或手拿斗笠,这是时代的召唤,他们即将奔赴远方,其中就有信丰垦殖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响应号召,汇聚鄱阳湖畔的广阔天地,在信丰垦殖场建场创业,挥洒他们青春奋斗的汗水。鄱阳湖畔,留下他们挺立的背影。

再往前走就来到知青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茅棚,这还是后期改造加固的,真是难以想象当时知青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这让我不由的想起在《知青》电视剧中,一批知青来到北大荒,因为条件不够,就睡在库房中,那是黄泥垒起来的房子。可是,没有一人抱怨,这就是知青。

从宿舍往下看,能看到一幅幅石画,画上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肩挑担抬、加固大堤,挥锄扬锹、挖沟开渠,挽起裤脚、修桥铺路,他们像黄牛一样带走荒芜,留下肥沃;带走荒凉,留下繁华。热忱与梦想支撑着他们谱写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石画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几个字: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就是这句话,改变了一千多万知识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始终以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默默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而他们,也在之后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往前走,就来到博物馆,这是一栋有上下两层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丰知青博物馆几个字,高墙两面各有一颗鲜艳的五角星。推门而入,年代感扑面而来,一件件古老的物件无言地诉说着往事,看着这些物件,我仿佛置身其中:一位知青满脸笑容地扛着粮食,这是辛苦一年的收成;一位知青满头大汗地修着拖拉机…在浏览介绍牌之后,我知道了每件物品的来由以及它们的作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把锄头,这把锄头已经锈迹斑斑,锄头柄也已断裂,但就是这把锄头锄开了信丰垦殖场的第一抨土,虽然后面已经不再锋利,却被一直保留,直到现在存入博物馆。

这次知青博物馆之旅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奋斗的力量在知青们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是他们用笔直的脊梁撑起新中国美好的未来。

朋友们,来吧,让我们一起对话知青,踏步新征程的我们更应该继承知青精神,不惧磨难,牢记初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说来惭愧,我以为对自己的家乡足够了解,她是鄱湖之滨鱼米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我最近才知道家乡是知青故里,还建有一座知青博物馆,那里承载着知青们追梦的历程,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勇敢自立、不畏艰辛的知青精神,任时光如何冲刷,知青精神依旧熠熠生辉。

这个周末,我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来到了江西余干信丰知青博物馆,漫步知青故里,感受这里的一花一木,一景一物,仿佛时光倒流,与知青对话。

知青博物馆坐落在美丽广袤的鄱阳湖旁、信丰垦殖场内,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有青山绿水以及一声声由远到近的鸟鸣。

沿着宽敞的马路走到尽头就是雕塑广场。广场不大,中央矗立着六人雕塑,他们坚毅的目光注视前方,中间一人高举《*选集》,旁边几人或背着行囊或手拿斗笠,这是时代的召唤,他们即将奔赴远方,其中就有信丰垦殖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响应号召,汇聚鄱阳湖畔的广阔天地,在信丰垦殖场建场创业,挥洒他们青春奋斗的汗水。鄱阳湖畔,留下他们挺立的背影。

再往前走就来到知青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茅棚,这还是后期改造加固的,真是难以想象当时知青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这让我不由的想起在《知青》电视剧中,一批知青来到北大荒,因为条件不够,就睡在库房中,那是黄泥垒起来的房子。可是,没有一人抱怨,这就是知青。

从宿舍往下看,能看到一幅幅石画,画上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肩挑担抬、加固大堤,挥锄扬锹、挖沟开渠,挽起裤脚、修桥铺路,他们像黄牛一样带走荒芜,留下肥沃;带走荒凉,留下繁华。热忱与梦想支撑着他们谱写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石画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几个字: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就是这句话,改变了一千多万知识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始终以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默默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而他们,也在之后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往前走,就来到博物馆,这是一栋有上下两层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丰知青博物馆几个字,高墙两面各有一颗鲜艳的五角星。推门而入,年代感扑面而来,一件件古老的物件无言地诉说着往事,看着这些物件,我仿佛置身其中:一位知青满脸笑容地扛着粮食,这是辛苦一年的收成;一位知青满头大汗地修着拖拉机…在浏览介绍牌之后,我知道了每件物品的来由以及它们的作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把锄头,这把锄头已经锈迹斑斑,锄头柄也已断裂,但就是这把锄头锄开了信丰垦殖场的第一抨土,虽然后面已经不再锋利,却被一直保留,直到现在存入博物馆。

这次知青博物馆之旅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奋斗的力量在知青们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是他们用笔直的脊梁撑起新中国美好的未来。

朋友们,来吧,让我们一起对话知青,踏步新征程的我们更应该继承知青精神,不惧磨难,牢记初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