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高原知青视觉工作室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赤峰蒙辽风雅颂原创
阅86 转0 2023-03-09 内蒙
1968年11月23日,我的家乡_永吉县两家子公社耿屯大队四队,敲锣打鼓,红旗招展,迎来了吉林市第13中学14名知识青年,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他们是曹玉春、赵丛全、刘占信、朱大威、张*、马伯华、于庆春、谭惠清、付玉芝、赵淑琴、于素荣、初玉奇、李彩霞、王凤丽。曹玉春,赵丛全,付玉芝是户长。他们响应*伟大号召,来到了农村,战天斗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刚来时没地方住,集体户还没建房,要住在社员家。令妈妈想不到的是,队长竟安排四名男知青住我们家。我们家只有两间土房,家中七口人,自家人住,勉强可以,要是再腾出一面炕,让給知青们住,可就太紧张了,本来大小队干部家都是三四间房子,很宽敞。妈妈二话没说,欣然接受。队长说安排的都是靠的住的人家,信不着的再宽敞也不安排。妈妈感到这是队里对家的信任。
妈妈把南炕让给知青们住,南炕向阳,暖和,亮堂。开始住我家的是曹玉春、赵丛全、于庆春、张*。妈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说十几岁孩子离开爸爸妈妈不容易,天天早上把洗脸水烧热,晚上把炕烧的热乎乎的。二铺炕一年要烧掉2000多捆柴禾,如果买的话,每捆柴禾要五六分钱。知青们住社员家,都是不交房租费和柴禾钱的。
住在老钱家的知青刘占信患肺结核,老钱家怕传染,不让他住了。妈妈听说后说:“大娘不在乎。你来吧”。刘占信搬到我家来住。他要帮我家挑水,妈妈不让,怕他累坏了。知青们自己办伙食,由于计划不周,有几天没吃的了,土豆都吃没了,妈妈給他们熬小米粥吃。
一次,刘占信去公社办事,与骆起大队知青打了起来,他用刀把别人刺伤,从公社跑了八里地回来,累*了,肺结核病犯了。妈妈用偏方桑叶煮鸡蛋给他吃,七个鸡蛋一副,要吃7副,鸡蛋要阴历五月节下的。鸡蛋不够,妈妈就向邻居换,借。7副全吃了,病情大为好转。家里连六岁的妹妹平时都吃不到鸡蛋,都积攒起来卖给供销社,用来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赵淑琴同学是地主家庭出身,生产队的社员,都不愿意和她往来。她脖子上长个鼠疮,学名叫“淋巴结核”。妈妈听说刺猬肉治鼠疮,就几次上山给她捉刺猬,终于在西山抓到两只刺猬。妈妈不顾刺猬,又骚又臭,满身是刺,把刺猬装在筐里,脱下身上穿的蓝布褂子,盖在筐上。回到家发现跑了一只,妈妈让弟弟把刺猬皮扒了,把刺猬肉炖熟。妹妹几个月没吃到肉,闻到肉香,馋的够呛,妈妈也没舍得给她吃。赵淑琴吃了后,鼠疮真的好了。
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都忘不了送给知青尝尝。一次妈妈做豆面卷,就是把黄面蒸熟,擀成饼,撒上炒黄豆粉,卷起来,切成段,很好吃。妈妈送给李彩霞吃,她问社员,这食品叫什么名字?社员说叫“驴打滚”,她以为是骂她。回来和妈妈说,妈妈说确实叫“驴打滚”,是满族宫廷食品,还讲了“驴打滚”的来历。据说清朝乾隆黄帝身边有一个太监叫“驴子”。一次他给乾隆皇帝做吃的,用江米面(粘的)蒸熟了里面卷着豆沙。他拿的时候,掉在炒的黄豆粉里面去了。皇帝急着要吃,就拿了上去。乾隆吃了后感到好吃,问叫什么名字?太监想到驴子把面食掉在炒黄豆粉里面,打个滚就拿了出来,随口说叫“驴打滚”。妈妈是满族,从小就爱听別人讲今比古,听了就能记住。
妈妈关心知青们,知青们也努力用各种方式回报妈妈,知青们把妈妈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次,张*上厕所,没带手纸。就在厕所里大喊,大娘,给我拿纸来。知青们每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缸的水挑得满满的,看到我家在队里有时受到歧视,就仗义执言,为我家鸣不平。一次队里开会,会上队会计说,老张家一大家人,没有一个好劳动力,是个累赘。知青们开会回来和妈妈讲了,妈妈把开会回家的会计堵在家门口,说听说你在会上说我家是个累赘。我告诉你,我家好劳动力哪去了?当兵去了,保卫祖国去了,以后少拿这话敲打我们。说得会计哑口无言。
妈妈在公社医院住院时,认识了本大队一队的知青吕凤英。她的脚被车压伤住院,相处很好。她出院后常到我家来,妈给她做摊煎饼,炒鸡蛋。她参加工作后,特意回来看望妈妈。还给妈妈留下十元钱,她当时每月工资才三十几元。1985年我见到她时,告诉她妈妈1984年病故了。她当时就哭了,说大娘待我就像亲妈一样,多想再见大娘一面。
刘占信后来与集体户的赵淑琴结婚,1972年抽回市里造纸厂上班,上班一个月后就给妈妈来了信。信中说:“下乡五年,是我一生难忘的五年,一直使我感到最荣幸的是遇见了大娘,你对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觉得您就是我的母亲……”还说全家让妈妈到他们家做客,还让弟弟到他们家去住,到市里大医院把弟弟的骨髓炎彻底治好。落款是“您的孩子,占信。”197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