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培养我们成长,我们为安宁作贡献
程约汉
“父子一日无粮呕气,夫妻一月无米分离。”
“土地不出米,太阳下泪雨。”
——中国谚语
“我们的真正安身立命有所作为之地,惟自己的父母之邦”
——(英国)威廉·赫土列特
行年六十,我们不再年轻了,但曾经插队七八年之久的安宁,始终难以忘怀。一九六四年九月,580多名昆明的学生青年迁移城市户口,告辞父母亲人,自愿到安宁县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无论八年的农业生产,还是之后各行业的建设,一直将安宁当成自己的故乡,兢兢业业,多作贡献。长期的农耕生活与革命磨炼,对昆明“六四届”知青群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蕴藏丰厚的历史信息与深邃的价值。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是安宁进步的建设者与见证者,从没有想过什么补偿与地位,笔之于书,让我们的后人知道他们的父母如何渡过人生而留份第一手史料。
安宁培养我们成长,我们为安宁作贡献(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