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知青园地>>丁官屯知青酒厂和巨野县知青皮鞋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10-06 15:04
字体大小: 1#

丁官屯知青酒厂和巨野县知青皮鞋皮件厂

丁官屯知青酒厂2022/7/13 17:28:34

山东省巨野县陈酿酒业有限公司

2022年7月13日上午,有民俗爱好者董传标驾车,75年知青刘惠宁一块到丁官屯寻找当年的知青酒厂。

丁官屯知青酒厂大门和伙房

山东省巨野县最后一批知青,多数是1979年和1980年的高中、初中毕业生,也有前几届应下乡,而因特殊情况没下乡的知青,还有一些家在外地,

原籍在巨野的知青,再就是投亲靠友来巨野的知青。按照当时的政策,他(她)们没有到农村去,而是下到工厂进行劳动锻炼。据挡案记载:为安置这批知青,*巨野县委1979年10月22日曾向当时的*菏泽地委写了专项报告,即:《*巨野县委关于继续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申请报告》,提出了具体安置办法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们打算举办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知青集体工厂,集中安置知识青年。即在皮鞋皮件厂安置三百人、城关纺织厂安置二百人、丁官屯酒厂安置五十人、陶庙酒厂安置五十人,共六百人"。但最终落实了两个知青工厂,一是县皮鞋皮件厂、二是丁官酒厂。第一批两厂陆续安置169名,男知青48人、女知青121人。

丁官屯知青酒厂,知青刚到酒厂时,并没有宿舍,都是住的村里民房,知青到了后,厂里才建的宿舍,男女各5间,3间是厂部领导住和厂部,这些知青宿舍和知青伙房至今还存在,当年建的酒作坊除后来换了房顶如继续生产维修后仍可生产,当年的储酒仓库也还在,除时间久远的痕迹和破旧,仍能看出当年酒厂原貌,现在酒厂己改制,多次转包给个人,但仍有留守人员在厂里,我们曾见到了当年也在知青酒厂生产作坊的临时工肖守银,他现年59岁与当时知青是同龄人,在厂里一个伙房吃饭,一同在酒作坊劳动,非常熟识,至今还能叫出很多知青名字,在他的带领下对当年的酒厂进行了一一指认,这是目前巨野县知青劳动生活留存下来最完整的地方。

与当年知青酒厂工人肖守银合影

当年丁官屯知青酒厂知青宿舍

对当年知青在酒厂的一些往事,电话采访了女知青刘惠清。

刘惠清回忆:我是巨野县最后一批知青,当时下到了丁官屯洒厂,有些事都忘了,但有些事记得至今很清楚,啥时候也忘不了。刚一下到酒厂时,既没厂房,也没宿舍,我们知青住到村里民房里,我们去了后,先是盖的厂房后是盖的宿舍,我每天跟着拉土建房,由于我年龄小,不会惜力愉懒,一天下来快累死了。后来厂房和宿舍建好了,开始生产酒时,我先是给瓶装酒贴标签,后来我和很多女知青又抽到了厂里作房,挽着腿,光着脚,去踩酒糟,脚Y子都磨出了好多血泡,疼得要死,出酒时味也很大,冲鼻子,那时的生产环境很差,特别是到了夏冬季节,又热还冷,没少受了罪。

当年知青酒厂不光造酒,还造糖块,我们每天包装糖块,那时不象现在,都是机械自动化,糖块要用手一块一块的包。天天如此,就象机器人一样的干,知青还有一部分去做造鞭炮。

想起来这些,我们最后一批知青虽没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但在酒厂干的活也是十分艰苦,用*总书记的话讲,也是"终身难忘"。

与1975年下乡知青刘惠宁合影

巨野县知青皮鞋皮件厂2022/7/16 14:27:12

记事文档:http://www.tianxiashiguan.com/#/Mynotedetails?id=97279

巨野县皮革厂(北厂)大门

山东省巨野县最后一批知青,多数是1979年和1980年的高中、初中毕业生,也有前几届应下乡,而因特殊情况没下乡的知青,还有一些家在外地,原籍在巨野的知青,再就是投亲靠友来巨野的知青。按照当时的政策,他(她)们没有到农村去,而是下到工厂进行劳动锻炼。

据挡案记载:为安置这批知青,*巨野县委1979年10月22日曾向当时的*菏泽地委写了专项报告,即:《*巨野县委关于继续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申请报告》,提出了具体安置办法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们打算举办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知青集体工厂,集中安置知识青年。即在皮鞋皮件厂安置三百人、城关纺织厂安置二百人、丁官屯酒厂安置五十人、陶庙酒厂安置五十人,共六百人"。

但最终落实了两个知青工厂,一是县皮鞋皮件厂、二是丁官酒厂。第一批两厂陆续安置169名,男知青48人、女知青121人。

巨野县知青皮鞋皮件厂(南厂)

据一名下厂男知青回忆说:一开始下厂时,知青工厂车间还没盖好,多数男生在县老皮革厂,也就是在北厂干活,主要是负责凉晒皮子,有的男生跟着建厂房和车间,到了晚上还要轮班看料,巡逻打更,等知青厂子建好后,就又分到车间,当时干啥的都有,不少男生和女生是跟着师傅学做皮鞋,我记得刚开始每天一人一块钱,做皮鞋的是按计件,做一双鞋给一块钱。

经与一名当年下厂的男知青电话联系,据他说:我在厂里学的做皮鞋的手艺,在厂里下岗后,前几年自己开了个皮鞋店,自做自销,生意还不错,红火了一阵,后来机制鞋花样多了,价格还便宜,传统式样的皮鞋没谁买了,我做鞋的成本也高了,鞋店也就开不下去了,后来我转行买了台车,开起出租车了。但是,如果没有当年学的制鞋手艺,那时又不好找合适的工作,家庭生活收入也很难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讲,我还真感谢那段下厂的经历,学到了一门挣钱的手艺。

当年知青做的男式皮鞋

女知青张静回忆:当年下到皮鞋皮件厂的知青工作环境非常差,那时也没有环保意识,有些化工原料和有害气体都含致癌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不利,特别有害健康,我后来听说不少老工人因此得了职业病,有的还不治身亡,可那时就这条件,也没人讲究这些。当时的皮件原料都长期泡在水里,一缸一缸的,水上面一层油,还有很多长蛐,我们女生看了后都很害怕,一个厂里和车间异味臭气熏天。刚开始是在北厂里车间干活,每天就是给皮手套下料,剪好后再由师傅缝制成品,日复一日,一天干到晚,后来知青鞋厂建好了,就又转到南厂去做皮鞋,起初是一个老师带三个徒弟,实行计件制,徒弟做了鞋都算在老师头上,老师再按谁做的多少和质量好坏发工资,基本上都是老师说了算,一双皮鞋一块钱。等出师后自己能做了,最多时一个月做10几双皮鞋,我最多时做了19双,领了19块钱。后来就正式招工了。

在知青皮鞋皮件厂旧址留影

经查知青档案,县知青办撤销时的一份知青企业移交书中有记载:巨野县知青皮件厂,建于1980年4月1日。己安置城镇知青一百人。经巨野县知青办拨给该厂扶持生产资金二十万元,按原合同五年还清;知青建房补助费三万元,由皮件厂用于为知青建宿舍。目前已建厂房十六间,六百四十平方米,用款六万三千元,建宿舍十六间,二百九十四平方米,用款两万六千元,办公室三间,六十平方米,用款五千四百元,购置各种设备五台,价值四千六百元。尚未开支经费十三万一千元。计划81年用于:①进设备大轴机四十一台,需款八万元;②建设宿舍十五间,需款两万五千元;③建仓库五间,需款一万元;④建办公室八间,需款一万六千元,该厂今后继续作为安置待业青年基地。

知青皮鞋皮件厂企业移交书复印件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经县委研究决定:巨野县知青机构于80年底撤销。知青皮件厂由巨野县经委主管。已拨扶持生产资金债权从巨野县知青办移交给巨野县劳动局。80年未招工的在厂知识青年由劳动局在今后招工中负责安置。

附:皮件厂财产清理登记表一份。

移交单位公章即:山东省巨野县革命委员会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负责人张世民印、接受单位公章即:巨野县革命委员会劳动局,负责人张孟宇印、监交单位即:山东省巨野县革命委员会财税局,负责人高履起印。

一九八O年十二月三十日

另据一份单位通知书证实,最后一批知青并不是一块分进的厂,而是按批陆续下的厂。

县知青办给商业局的《通知》书复印件

这是县知青办给商业局的通知书原文,即 商业局: 我县城镇报名下厂知青二百O七人。拫据安置知青工厂的情况,目前不能一次进厂劳动,需要分批进厂,陆续安置。

第一批下厂对象,一是多子女无工作的;二是失去父母的孤儿孤女;三是生活比较困难的。

你单位报名下厂知青24人,经县委知青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第一批下厂6人,其中去县皮件厂3人,去丁官屯酒厂3人。

请根据分配名额落实到人,4月22日前将你单位确定下厂的知青名单报县知青办。

巨野县革委知青办

一九八O年四月十八日(公章)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