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生活百味>>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随想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08-19 11:04
字体大小: 1#

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随想

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随想

2023/8/15 6:37:15

2023年7月12日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思歌腾(知青)博物馆召开。 恰逢7月16日《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8套开播。 该剧是一部年代民族剧反映知识青年“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正能量电视剧。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6年前拍摄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公开播出,这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草原召开,央视便隆重推出,这并非偶然巧合,近些年来,知青馆的建设由原来的二十几家,到目前己发展为300余家,这还不包括知青地面纪念物,而正在兴建的知青馆、园等场所,如雨后春笋。 该剧是由于社会对知识青上山下乡的极大关注和由社会责任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电视剧的形式,从一个侧面,对那段无法抹灭的历史,将知识青年“扎根草原,建设边疆”这一知青题材搬上屏幕的艺术成果。 该剧通过主人翁莫成明在草原上接受牧民再教育的思想变化,以及草原的质朴和包容,与人性的*,真正反映了知识青年“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成长砺炼过程,以及奉献青春的精神。 该剧还将都市的先进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水*融在一起,将成市的文明和先进的科技果实,带到了草原,如剧中的额吉老人,用上了城里的半导体收音机和老花镜,而毡房里的孩子们,拿到了城里孩子使用的系统教材,知青莫成明的西洋乐器大提琴溶入到乌兰牧骑的民族乐队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剧以真情实感传递了信仰的力量。 知识青年宁安为游牧草原打井而牺牲,无疑是电视剧最悲情的篇章。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剧照 宁安出身革命世家,其语言和行为都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不仅是他的一句口号,更是他的一种实际行动和真诚的信仰。他有活力、有方向、更有激情,并时刻用*语录鞭策着自己和身边的人。 该剧围绕着中华命运共同体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来展开。使知识青年和游牧民族血脉相连,将知识青年的信仰与才华融入到草原的游牧生活中。当年,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在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不发达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

原中宣部部长张全景 正如前中央宣传部张全景部长所说:“知青修的电站现在还在发电,知青建的水库现在还在蓄水,知青筑的干渠现在还在灌溉,知青铺的道路现在还在通车,知青开垦的荒地现在成了粮仓,知青种植的橡胶树现在还在出胶,知青抢救的病人现在还在健康的生活,知青接生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知青教过的学生现在已经走上生产或科研的一线、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知青英烈现在还在受到人民的祭奠,知青的事迹现在还在当地传颂......知青是给农村和边疆带来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华,他们用青春热血作出的贡献,深深印在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国家发展的史册上”。 “全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参会代表,专程到当年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在草原的天津女知青张勇墓进行祭悼,历史会永远记住她。 笔者下乡的知青队,曾通过挖台田、种水稻,硬是将一百多亩盐碱荒地改造成丰收的良田;当年兴修水利挖掘的水渠,至今发挥着灌溉良田的作用,如今受益的故乡亲人们,每每提起都交口称赞。 如今,一些年迈的老知青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又回到原来插队的农村和边疆,义无反顾地奉献着余热,这种重返之举,重如泰山,值得社会的广泛宣传和宏扬。 因此,电视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能够在“全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期间热播,不足为奇,实属正常。 2023年8月17日(李运河)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