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高原知青视觉工作室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老知青.一位历史记录者
2023/11/29 9:12:14
文档地址
老知青黄炎红先生
2023年7月18日,结束了在内蒙新巴尔虎右旗召开的“全国知青馆发展与建设研讨会”的考察学习,我从内蒙古的海拉尔乘车去了额尔古纳市,然后转乘去恩和的长途大巴,到达了祖国边陲小镇俄罗斯民族村。
在这个民族村里,有一处非常火爆的旅游景点,那就是黄炎红先生的私人博物馆,即:“黄老头博物馆”,博物馆虽小,但极具特色,展示的内容包罗万象,每件藏品都有讲不完的缘分和故事。
我曾向他的“黄老头博物馆”捐赠一些知青物品,供中外游客了解中国知青的历史。
馆主黄炎红是1968年的老三届,在山西插队下乡的老知青。幼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退休前曾是一名工程师、后改做《中国旅游》杂志记者,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至今《中国旅游》杂志上时常有他撰写的文章,退休后,他热心公益事业,在中国广东麻风村做过四年的志愿服务者,还在当地创办了一处“麻风博物馆”。
为不适读者病人图片可搜网络
“麻风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20世纪初,我国有50万“麻风病”人。新中国成立后,“麻风病”得到显著控制,到2018年,治愈存活者约20万人。中国承诺到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国家。目前,全国90%的县、市基本消除了“麻风病”。
为留存这段历史,黄炎红老人前些年,在广东泗安私人创建了一处“麻疯博物馆”,并在麻风村做了四年志愿者,现将一段早年有关他创建“麻风博物馆”的文字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麻风博物馆就在这座小房子里
“在广东泗安,我所知道的老头儿,常常被尊称黄老师、黄记者,我也曾经这样毕恭毕敬地称呼他。
他常踩着一辆破三轮,拉着许多他捡回来的,非常珍惜的“古董”,说是要充实他那间好破烂的麻风博物馆。时不时还要”坑”我们这帮大学生去帮他干活。
我们被”坑”得心甘情愿,因为总能收获一堆有意思的故事。
黄老头儿为泗安一位康复老人黄少宽策划了一本书《美女婆婆在泗安》,让老人家名声远扬。在我的认知里,他是在探索麻风康复群体人文方面最有深度的一人,他让外面的世界更加了解了麻风病历史及其文化。他还在泗安策划了第一届麻风病艺术节。当看到他在舞台上既当策划人又当主持人的时候,简直满身光环。但我不知道的是,光环背后的他,早出晚归,有时一天之内开车好几百公里,必要时还要徒步,走进一个个麻风病康复村子”。
黄炎红在麻风病博物馆向参观者讲解
博物馆的开馆语这样写道:“这是一段关于一个特殊人群的历史,是一份亟待梳理的珍贵记忆,文字描述有些力不从心,影像手段也无法重现当年,唯有这些看似粗陋的生产、生活用品依然留存着当年的气息……
2014年,退休后的黄焱红和老伴一起,搬进了泗安麻风康复村生活,并在此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以麻风病人的医疗、生产、生活用品为主要展品的麻风博物馆,以此纪念那段即将消失又不该被遗忘的时光。
2015年夏天,黄焱红提议,举办一个专属麻风病群体的文化艺术节。
2016年4月,黄炎红为麻风病康复者杨四妹拍下了人生中第一张证件照。
2017年黄焱红,把自己的书送给麻风康复者杨四妹。
黄焱红在给麻风病康复者分享他电脑里的视频。
孩子们周末来参观麻风博物馆
他还有一个梦想:制作一面麻风千人纪念墙,通过数据技术,让后来者可以观看麻风康复者的人生经历,并透过他们理解中国多年来的麻风病史。
黄炎红老人是一位可敬的历史记录者。
山东省巨野县知青资料室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