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
成都知青在云南
重庆知青在云南
北京知青在云南
云南知青
绿洲知青文化库
知青刊物
知青子女
知青课堂
大理普陀泉
在线留言
寻找知青
知青优选
农家美食
企业论坛
农家住宿
资料馆
农家娱乐
知青返城
周边景点
关于我们
活跃知青点推荐
知青点
知青活动
网店交易
快速预约高原知青视觉工作室
博客
知青之家
单集纪录片合集(70部)
新品发布
国营东风农场留影
酒店预定
体验课学习
家居保养
清洗预定
门店查询
相册
知道
百科
会议活动
公司团队
有问必答
支付卡
我要定制
参展预登记
知青馆工坊
休闲食品
千城茶局
饮料冲调
粮油调品
书画艺苑
360全景
知青之家(世博知青户)
商品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知青馆论坛
微商铺
优惠券
积分商城
团购
账簿登记表
微调研
人员统计
新型智能化环保无公害卫生间
吸音板
资源叠加,合作共赢
企业动态
产品中心
中医养生
教师人才库
求职
兼职招聘
专职招聘
小时工
保姆月嫂
家庭保洁
委托送花
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发言
2022/8/16 20:45:48
记事地址
【摘要】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的陈列布展和建设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总书记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馆方向和方针。
二、以展陈大纲为基调,办好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
三、修志问道,以知青志为主要形式,挖掘、记载、展示知青历史、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段,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布置展陈。
【作者简介】王伟光,男,汉族,1950年2月生。*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党,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9团战士、连指导员等职。
关于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的陈列布展和建设发展,我谈以下建议。
第一、要以*总书记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馆方向和方针。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同志《青年运动的方向》、《*运动》等著述,把这些重要思想贯彻到展陈中,作为办馆、布展和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二、要以展陈大纲为基调,办好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黑河知青博物馆的展陈大纲是经过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并且在多年的展陈实践中得到了广大知青和全国各界人士的认同,记载和传承了知青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较好地概括和反映了知青精神、知青文化,要以这个大纲为基调来设计布置整个展陈。我认为应当坚持“三个为主”:第一是肯定知青主流为主。一定要肯定在党的领导下,知青一代人对祖国边疆、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知青上山下乡、屯垦戍边、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是共和国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现象,这是知青这一历史现象的主流。
第三,正面宣传知青精神为主。要正面宣传知青听党话、跟党走,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勇于牺牲,勇当中坚,建功立业的精神。
第四,以弘扬知青文化为主。展陈要充分彰显知青爱党、爱国、爱人民,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责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奋不顾身,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创造生活。要用真实、鲜活、感人的知青故事,把知青一代人的形象表现出来。
第四、要修志问道,以知青志为主要形式,挖掘、记载、展示知青历史、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知青方志馆是以方志的形式来记录知青历史,展示知青文化,体现知青精神的,展陈要体现出“志”的特点。修志问道,“问道”就是透过史志提炼出精神基因和发展规律,以示后人。修志的目的就是通过展示知青史志而记忆、宣传和弘扬知青精神,树立知青形象,概括总结知青锻炼成长的规律。要从1955年杨华的志愿垦荒队写起,到1968年掀起上山下乡高潮,到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知青报效祖国成为中坚力量。知青历史现象连续27年,震撼20世纪,涉及1776.48万知青成长的历史,
是共和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知青上山下乡、屯垦戍边的历史,展陈面要宽,要广、要深。从时间上,要体现一个“知青时代”的历史进程,空间上,要涉及全国各地区、各方面、各层次知青。总结知青历史,在于“问道”。“问道”最重要的就是道出知识青年要与人民大众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斗争相结合,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道理,这是知青的真正人生成长之路。要告诉后人,知青的成长之路就在于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为党讲责任,讲奉献,敢担当,与共和国同命运。
第五、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段,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布置展陈,让展陈更吸引人、更感染人、更教育人。让知青历史文化立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使观众喜闻乐见,观后终生难忘。要通过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和展陈形式的创新,使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迈进全国先进博物馆的行列,努力尽快办成国家一级博物馆。
(本文系作者在2022年8月10日召开的“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开拓者的足迹’知青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马琳供稿。)
原创:王伟光 知青问题研究
2022-08-16 16:03 发表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