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工坊知青馆
  • 虔纳知青馆公众号

论坛首页>>活动与交流>>献给教师节.知青老师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lq1961
等级:1
头衔: 管理员
星数:
帖数:2263
精华:98
互动积分:1369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09-11 10:19
字体大小: 1#

献给教师节.知青老师

献给教师节.知青老师

2023/9/9 15:20:14

吴国珍,谢宝达,古心洪,黄树伟,连月美,陈安妮,郑亚慰,陈晨光……,仅仅看这些名字,就可以想象这些老师当年的风采和人品。


这批老师大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闽西山区当知青,七十年代初,为充实学校师资力量陆续调入中山中学任教,并成为我们这批山里孩子的偶像和恩师,在崇尚文化的客家山区,乡里人尊称他们为“知青老师”。

知青老师的到来,给母校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推动和影响是巨大的。在那物资匮乏,教育走调的时代,老师带领我们上山砍柴,平整土地,烧火土,种番薯,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

记得连月美老师第一次教我们学英语音标、学口语、学语法;吴国珍老师讲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厦门;儒雅斯文的谢宝达老师教的语文课,一直都是我们最为期待的课程;个子不高,但声音如同名字一样好听的陈安妮老师(教数学)是理科班同学的绝对偶像;古心洪和郑亚慰俩位老师有厦门口音的普通话非常好听,是化学物理教学的中坚。

必须交待一下,这几位老师在我入学时已经成双成对结为夫妻,组成家庭,成为我们山里孩子心目中的神仙眷侣。

邱琴风同学告诉我,七九年高考落榜后,黄树伟老师亲自写信给她爸爸,动员她爸爸让她去复读,因为她农活干的扎实,她爸爸没有同意她去复读,让她在家里边作田边复习而没能考取大学,但她对黄老师的感激之情永存心底。

老师对我们培养关爱的故事太多,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我和阳发在武平一中回炉再考的第一天早上,吴老师亲自到宿舍叫我们去他的厨房,原来连老师煮了两大碗面条给我们吃,面条下面卧了四个鸡蛋。

我一边吃一边落泪,不仅仅因为好吃的面条和那么多鸡蛋,而是我们十分清楚老师的心意,因为两位老师知道这是我和阳发最后的机会,吴老师要我们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行。正是老师的叮嘱和鼓励,再加上吃了鸡蛋面条的动力,我和阳发都考出了好成绩。

一九八O年开始,老师们陆续调到县城中学任教,并成为县一中,二中的骨干教师,育人无数。再后来,知青老师分别调离武平,吴老师,连老师夫妇在晋江养正中学任教至退休,现居厦门;谢老师,陈老师夫妇在漳浦任教至退休,现也居厦门;古老师和郑老师调广东清远华侨农场中学任教至退休,现居广州;黄树伟老师调厦门集美中学任教至退休,现也居厦门。

知青老师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母校和我们这些时代幸运儿,老师们优良的品德,良好教育素养仍在母校传承,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军家少年读书郎!

上图是吴国珍老师来珠海大讲堂讲课结束时,我们一帮当年的红岭少年上台与老师准备合照,中间怀抱鲜花、风采依然者就是我和很多很多同学的恩师吴国珍老师。



IP 属地:昆明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5308845996
13008663266
网站管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http://www.zqbwg.wang/bbs_23825806_zqbwg/index.html
×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